貴德[詞語]

貴德[詞語]
貴德[詞語]
更多義項 ▼ 收起列表 ▲

貴德,重視德行,顯貴而有德行的人。出處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去讒遠色,賤貨而貴德,所以勸賢也。”

重視德行。

《道德經》第五十一章:“道生之,德畜之,物形之,勢成之。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。”

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“孟子曰:‘仁則榮,不仁則辱;今惡辱而居不仁,是猶惡濕而居下也。如惡之,莫如貴德而尊士,賢者在位,能者在職;國家閒暇,及是時,明其政刑。雖大國,必畏之矣。’”

《晉書·庾峻傳》:“帝王貴德於上,俗亦反本於下。”

元 袁桷 《序》:“先之以孝謹,終之以卑讓,黜爵貴德,雖百世可推也。”

顯貴而有德行的人。

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去讒遠色,賤貨而貴德,所以勸賢也。”

晉 孫綽 《碧玉歌》:“碧玉小家女,不敢攀貴德,感郎千金意,慙無傾城色。”

《付法藏因緣傳》卷四:“阿恕伽王,甚無智慧,自屈貴德,禮拜童幼。”

1.

重視德行。

《道德經》第五十一章:“道生之,德畜之,物形之,勢成之。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。”

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“孟子曰:‘仁則榮,不仁則辱;今惡辱而居不仁,是猶惡濕而居下也。如惡之,莫如貴德而尊士,賢者在位,能者在職;國家閒暇,及是時,明其政刑。雖大國,必畏之矣。’”

《晉書·庾峻傳》:“帝王貴德於上,俗亦反本於下。”

元 袁桷 《序》:“先之以孝謹,終之以卑讓,黜爵貴德,雖百世可推也。”

2.

顯貴而有德行的人。

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去讒遠色,賤貨而貴德,所以勸賢也。”

晉 孫綽 《碧玉歌》:“碧玉小家女,不敢攀貴德,感郎千金意,慙無傾城色。”

《付法藏因緣傳》卷四:“阿恕伽王,甚無智慧,自屈貴德,禮拜童幼。”

相關詞條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